当前位置:首页 > 名家轶事 > 潘受-大相径庭
潘受-大相径庭
篆隶楷行草诸体,我都喜爱,都下过功夫,也都有著述。若自评水准之高下、排序之前后,当为隶楷篆行草,与所耗之精力、所下之功夫成正比。学书四十多年来,结识很多前辈著名书法家,有些还是我的老师。他们或多或少给予指点,使我获益匪浅。记忆中,他们绝大多数未曾对我各体书法做过比较,也未对何种字体最好下判断,只有一位例外。
 
1996年,一次去新加坡书坛泰斗潘受家。我将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不久的我的篆书、隶书、楷书字帖,递给潘老请他指教。老先生接过去翻看后说:不错不错,篆书最好。这很出我意外,篆隶楷中,我篆书所下功夫最少,他的判断必有依据,只是我不好意思追问。
 
2010年,上海图书馆举办我的书法个展。已故恩师倪海曙的大公子倪初万,特地从北京赶来出席,他看过所有作品后说:我最喜欢你的行书。这同样令我意外,我在行书上所下功夫,不及隶书和楷书。初万虽不是书法家,却是中国字体设计专家与权威,他的看法也必然有点道理。
 
对于我的书法,为何他人与我的看法相左,他人的判断亦各不相同?我想,首先是艺术尤其书法艺术,主观性强,见仁见智,差异极大;其次书家对某种字体用功愈勤,个人面貌愈分明,它为人接受、受人喜爱的频幅就愈窄。书法艺术,不仅创作是主观的,欣赏和判断也是主观的,因为它难以量化。不像体育竞赛可以定胜负,不像数学题目正确答案只有一个。
 
书法的这种主观性,未必是缺点,或许是优点。正因为如此,书法比较无解,比较神秘,比较高深,更具魅力。

\

\

\

照片:我的楷书字帖、隶书字帖、篆书字帖
aa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