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检字
|
拼音检字
|
笔画检字
|
部首检字
汉字通
首页
完中文
·
玩汉字
·
猜字谜
·
神奇拼字卡
·
巧学华文
·
幼儿华文
·
小学华文
·
中学华文
·
小故事
炫书法
·
书法专集
·
挥毫必备
·
书法漫谈
·
书法入门
·
书法名帖
·
各体字帖
文化通
·
汉字学堂
·
书画天地
·
说东道西谈文化
·
乐活大沙发
自我通
·
笔迹分析
·
姓氏分析
微课堂
·
楷书课程
·
隶书课程
·
篆书课程
·
博大精深说汉字
·
幼教论坛
资料库
交流圈
·
网站
·
站长
·
字典
·
告示
·
问答
·
交流
中文版
English
duān
端
篆书
隶书
楷书
左右结构
笔画:
十四笔
部首:
立
字解
词解
例句
字谜
字形
mp3/page0580.mp3
形声字。立表意,像人站立,指人站得正;耑(duān)表声。本义是直、正。
字义
①直;正:端坐│端庄。 ②捧着:端碗│端茶。 ③事物的一头;起头:笔端│开端。 ④方面:弊端。 ⑤原因:无端。
词汇
端的 端方 端木 端倪 端午 端详 端绪 端砚 端阳 端正 端庄 端架子 端午节 端端正正
端的 端方 端木 端倪 端午 端详 端绪 端砚 端阳 端正 端庄 端架子 端午节 端端正正
词解
端的 :
1、果真;确实;果然(多见于中国早期白话)。2、表示究竟(多见于中国早期白话)。3、事情经过;底细(多见于中国早期白话)。
端方 :
为人规矩,心地光明。
端木 :
姓。
端倪 :
1、事情的眉目;头绪。2、指推测事物的始末。
端午 :
中国传统节日,农历五月初五日。在这一天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。
端详 :
1、详细情况。2、端庄安详。3、仔细地看。
端绪 :
头绪。
端砚 :
用中国广东高要县端溪地方出产的石头制成的砚台,是砚台中的上品。
端阳 :
端午。
端正 :
1、不歪不斜;平正稳固。2、正直;正派。3、表示使端正;纠正。
端庄 :
行动正派严肃。
端架子 :
指为显示自己身份、地位高贵而装腔作势,自高自大。又作摆架子。
端午节 :
中国传统节日,在农历五月初五。有吃粽子、赛龙舟等风俗。
端端正正 :
1、不歪不斜。2、正直;正派。
端的 1、果真;确实;果然(多见于中国早期白话)。2、表示究竟(多见于中国早期白话)。3、事情经过;底细(多见于中国早期白话)。 端方 为人规矩,心地光明。 端木 姓。 端倪 1、事情的眉目;头绪。2、指推测事物的始末。 端午 中国传统节日,农历五月初五日。在这一天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。 端详 1、详细情况。2、端庄安详。3、仔细地看。 端绪 头绪。 端砚 用中国广东高要县端溪地方出产的石头制成的砚台,是砚台中的上品。 端阳 端午。 端正 1、不歪不斜;平正稳固。2、正直;正派。3、表示使端正;纠正。 端庄 行动正派严肃。 端架子 指为显示自己身份、地位高贵而装腔作势,自高自大。又作摆架子。 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,在农历五月初五。有吃粽子、赛龙舟等风俗。 端端正正 1、不歪不斜。2、正直;正派。
例句
端的 :
武松读了印信榜文,方知端的有虎。
我一问起,方知端的。
端方 :
他为人端方,诚实守信。
端方(1861~1911),清末大臣,金石学家。
端木 :
端木玉铿锵有声地继续说道。
端木文老师的加盟为我们集团公司带来了空前的研发能力及信心。
端倪 :
目前营业状况很好,但有一两个问题已露端倪。
会议开始几小时后,策略问题已露出了端倪。
端午 :
今年的端午,我们家挂上艾叶,包好粽子。
今天是端午佳节,很多地方都将举行传统龙舟赛。
端详 :
他仔细端详着纪念碑旁的浮雕。
仔细端详了半天,也没认出是谁。
端绪 :
谈了半天仍然毫无端绪。
至今没有理出端绪。
端砚 :
这个端砚有年头了。
广东出土文物与潮州木雕、端砚最为丰厚,也最具地方特色。
端阳 :
“大后天就是端阳节了,你都办好了罢?”
每年端阳前后均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。
端正 :
他的字写得很端正。
他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。
端庄 :
她的举止总是很端庄。
她举止端庄,给代表们留下良好的印象。
端架子 :
他在别人面前爱端架子。
她没有端架子,把我们当作仆人对待。
端午节 :
端午节这天,家家户户都吃粽子。
端午节是三个中国主要节日之一,另两个是春节和中秋节。
端端正正 :
妈妈要求弟弟坐得端端正正地写字。
这家副食店在墙上端端正正挂着一张服务公约。
字谜
1.依山而立。
2.站立起来口不喘。
3.站立不用手揣瑞玉。
4.湍急之水立刻消失。
5.三十出头。
6.山下住到而立之年。
7.而立之年,仙人离去。
8.刚到而立之年,力大能扛起山。
9.隐入峨嵋三十年。
10.如山而立。
11.刚到而立之年,力大顶住泰山。
12.多半到而立之岁。
13.脚不踹站立者。
14.瑞玉被盗,立即赶来。
15.立即口不喘气。
1.依山而立。 2.站立起来口不喘。 3.站立不用手揣瑞玉。 4.湍急之水立刻消失。 5.三十出头。 6.山下住到而立之年。 7.而立之年,仙人离去。 8.刚到而立之年,力大能扛起山。 9.隐入峨嵋三十年。 10.如山而立。 11.刚到而立之年,力大顶住泰山。 12.多半到而立之岁。 13.脚不踹站立者。 14.瑞玉被盗,立即赶来。 15.立即口不喘气。
aaa
建平博客
|
建平微博
|
联系我们
|
Copyright Reserved 2012-2015 字乎者网站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沪B2-20120507
ICP证:
沪ICP备17047814号-1